可不可以,讓我們打開彼此的內心:或許有時候,只是我們愛自己的方式並不一樣
「我很努力了,為什麼他始終不願意敞開自己的內心?」
都希望這段文字,能成為你內心裡一股小小的力量、陪你解開心裡的困惑。
也就無法理解對方、於是在那些日復一日的相處中,心與心離得愈來愈遠了
也許沒有誰對誰錯,只是我們以為的彼此,並不一樣
許多時候,在兩個人之間,誤解和矛盾並不是因為誰對誰錯,而是因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。
也許 A 認為愛要每天表達,而 B 卻覺得,安靜地陪伴就是最深的愛意;
也許你只是希望「被理解情緒」,而對方卻可能覺得「需要解決問題」才是最重要的。
世間最揪心的,就是當彼此都用盡了全力,卻因為彼此的認知不同,而沒有努力到一起。
那些努力與付出,卻總是化為失望和無力。
這不是誰的錯。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、成長環境、個性特質,編織出各自獨特的世界觀。
而這份不同,是每一段感情最初也最深的挑戰。
我們不一樣,愛對方與愛自己、或許不是同一種方式
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愛對方,想要把我們最好的都給對方。
這樣的心意很好也很棒,卻容易不小心,也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好的與壞的。
在老師之前占卜的案例中,有許多段穩固的關係,往往是在放下屬於自己的「應該」之後,才能慢慢開展、慢慢去理解彼此的。
老師常說:「無論如何,你自己是最重要的」,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、完整的自己,來到這個世界或許都有不一樣的體驗。
那些我們認為是好的,或許未必就是對方也這樣認為的。
或許有時候,我們希望被愛的方式,跟適合愛對方的方式,未必相同。
或許這也有點像是占卜的時候,老師一直認為,大部分的事情並沒有絕對的好壞,因為你有你的價值與判斷,那些屬於你的感受、屬於你的價值觀,都是獨一無二也珍貴的。
老師會試著說明情況、說明可能會遇到怎樣的狀況、也可以陪伴你分析利與弊,然而最終引領我們去選擇的,終究會是屬於自己的那份感受與價值。
在感情中的好壞,也是如此,那從來不是單方面決定的,不是自己、當然也不是對方。
而是在每天的相處中,保持好奇與傾聽,漸漸敞開彼此的心門, 看見更多可能性,看見對方內心的另一片天空。
把彼此準備好,成為願意去理解的樣子
也許有人會說,打開心門、讓我們進入彼此內心的世界。
不過老師有時候會覺得,比起進入彼此的心,「理解」或許更像是心與心的共鳴。
每個人自己的心、自己內在的世界就在那裡,卻被外在的條條框框給掩藏了起來,也許人們不可能真正地完全展露內心,但是總會有那麼些什麼,自然地流露出來。
對方的心就在那裏,但我們有沒有準備好,成為一個願意接受、願意去試著理解的樣子?
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如果能夠理解,對方為什麼在某些事情上特別敏感,為什麼會有某些習慣和反應,我們的心就能柔軟下來,不會輕易因為自己的立場而批判或失望。
理解是一種奇妙的力量,它不會讓困難立刻消失,但會讓彼此的心靠得更近,心跳與心跳之間,產生奇妙的共鳴。
而在理解對方的同時,也一定要記得,或許也正是在理解自己。你自己的感受,同樣重要而珍貴。
也有的時候,不是自己做得不夠,只是我們有許多不同
有時候,老師也會遇到這樣的案例,聽到像是「我已經這麼努力了,為什麼他還是不懂?」、「是不是我不夠好?」這樣的懷疑
但事實往往不是這樣的,不是你做得不夠,而是他走過的人生道路,塑造了不同的靈魂。
他過去人生裡數十年的靈魂重量,恐怕很難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。
有些時候,不是你不夠好,只是你們不一樣。
這樣的不同,有時候讓人感到遺憾,但也正是感情中最需要被學習的課題——接受並尊重彼此的不同,但是所有的接受與磨合,永遠不能超過「愛自己」這個最大的前提。
即使已經占卜過上萬個案例,有時候還是會有很難說出口的話,面對滿懷期待的客人,思考該如何告訴他不如意的結果。
雖然很令人難過,但老師還是必須誠實的說,也許有時候,還是會有非常不適合的狀況,可是相信你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的。
那些曾經的經歷、曾經的用心與付出,讓你成為了今天的自己,也會成為未來的你不可或缺的養分。
不論你處在什麼樣的位置,累了的時候,記得停下來抱抱自己
最後,親愛的,感情的路,未必都是一帆風順的,但願我們都能學會在風雨中擁抱彼此,在不同中接納彼此。
愛不應該盲目,但也需要有一些相信,那些最大也最重要的相信,來自於自己。
好好陪伴自己的感受,會是很重要的。
在迷惘中,有時我們需要一些不一樣的角度
在感情裡迷失時,我們需要一面特殊的鏡子,理解自己的感受。
這面鏡子也許是願意傾聽的親人朋友、也許是冥想之後對內心的關照、也許是占卜靈性的協助
有時候,占卜,不只是為了預測未來,也是為了理解當下。
幫助你看清自己的內心,也讓你更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。
有時候,我們自己都不知道,原來心裡有這麼多委屈、有這麼深的不安,而透過占卜的指引,我們可以溫柔地把這些感受攤開來,慢慢地梳理、接納。
如果你在感情中感到困惑、無助,或者還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,都可以說說看的。
無論如何,都希望讀到這裡的你能知道,你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一切。